今天要來介紹一個很具教育意義的展覽,
這是由國民健康署、教育部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三方合作舉辦,
從科學的角度切入,藉由研究成癮物質與大腦的互動,說明為何會上癮。
建議大家可以預留1-1.5小時給這個展覽,每一個細節都設計的很用心
這展覽有闖關遊戲,可以一開始先跟櫃台拿任務卡,並且在入口旁邊的機台登入
簡單輸入幾個基本資料就可以開始囉
▼ 展場內都有跟入口處一樣的任務機台,看完相關的資訊後就可以去掃描小卡解開謎題唷!
▼ 原來只要是人,都有可能上癮,動物也會唷!
實驗室
成癮:指的是對某種事物所產生的一種超乎尋常的嗜好和習慣。成癮與腦部的本能機制息息相關。
成癮容易讓人聯想到酗酒、吸毒等負面行為。儘管成癮行為的研究從1930年代就開始了,
但人們仍普遍認為「成癮的人是在道德上有缺陷的」、「對物質上癮是生而為人行為上的失敗,而非健康問題」;
這導致了普遍來說在面對成癮相關議題時,仍往往重視懲罰而非預防與治療。(此段截取自官方介紹文字)
這一區是回答對於物質成癮的Q&A
其實止痛藥也會成癮唷!
▼ 說明我們該如何安全使用藥物
▼ 我第一次看到尼古丁跟咖啡因植物時期的模樣
這裡還有解謎遊戲,是一個一個保險箱,根據上面說明找密碼。打開來就可以知道藥物的分類
▼ 下圖這個保險箱打開後是告訴我們哪些是屬於成藥
腦科學中心
成癮物質如何影響我們?這要從腦開始說起。我們的行為活動幾乎都與「腦」有關,不只是維持生存的基本活動,
還有心智運作等更複雜的行為。成癮物質會影響腦部的功能,但其效用常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包括藥物耐受不良、特異體質或過敏等反應。
除了對大腦的影響相當顯著,成癮物質的作用原理與所有的藥品相同,與進入人體後在作用位置達到的適當濃度有關。(此段截取自官方介紹文字)
研究員要一起進入腦科學中心囉
這一區有很多互動的裝置,非常用心的說明我們所有成癮的原因及如果抑制
▼ 這是大腦各個區域的反射管控介紹
▼ 這是告訴我們當什麼樣的藥物進到身體,會產生什麼變化
▼ 認識我們的大腦,可塑性就跟海棉一樣,會因長時間受外力影響而逐漸變形
展示室
「成癮」肇因於生物與環境因素的腦部障礙,除了可能危害個人的健康,視其情節嚴重之程度以及使用之物質種類,
亦可能導致其他衍生問題:例如損失國家生產力、耗費醫療成本、犯罪問題等。因此各國對於物質濫用會採行相關措施以協助成癮者回歸社會。
然而,隨著科學研究發展以及檢測儀器的進步,我們有更多方式和工具可以探索大腦,
也讓研究者們可以用更多不同的角度去探討成癮物質與人之間的關係。(此段截取自官方介紹文字)
▼ 這裡每個剪影都是一個故事,不同的成癮故事
▼ 這個裝置很有趣,是讓你觀察當像酒精、毒品進到身體裡,會在身體的每一區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 這個也好好玩,它依據你的體重、身高,去計算你喝下不同酒及不同量的酒精濃度計算
▼ 還會顯示說怎麼樣的劑量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反應
▼ 一旁還有展是抽象作品,其實都是研究中心拍攝的神經細胞,這樣展示出來不說真的看不出來XD
研究室
關於「癮」和人類之間的關係,隨著科學進步,有些謎團逐漸解開。
成癮物質的作用機制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酬賞迴路有關。物質成癮奠基於人體既有的生理機制,
其失衡行為應視為一種慢性疾病,而非意志不堅或道德缺陷。不只有物質成癮,近年來像是電玩遊戲、網路使用等行為成癮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但同時還有很多至今仍未解之謎。是我們必須要一起思考、面對的課題。(此段截取自官方介紹文字)
▼ 牆上的問題都是學習單可以斯考看看
▼ 還有學習單可以作答唷~
▼ 這個畫的好傳神
不專業分享:
整體來說我覺得知識量很豐富,現場也有導覽人員的解說,雖然有些字彙對於小朋友還說還太艱深,但我覺得這是一個親子很適合來的地方。
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學到東西的展覽,推薦給爸爸媽媽帶小朋友來!
也有提供闖關遊戲,寓教於樂是我給這個展的形容!
不負責評論 (滿分皆為10顆愛心)
少女心指數:(2顆心)
溜小孩指數:(10顆心)
約會指數:(6顆心)
整體評價: (9顆心)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1/11/3(二)~2021/5/30(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東側展覽區 交通資訊
展覽時間:平日09:00-17:00(16:00截止入場),寒暑假、假日09:00-18:00(17:00截止入場)
票價資訊:免費